大概了解了HTML和CSS,到了前端的精华JavaScript。
学习笔记,ALL FROM 廖雪峰的官方网站
开始
|
|
JavaScript简介
JavaScript是一种运行在浏览器中的解释型的编程语言。在Web世界里,只有JavaScript能跨平台、跨浏览器驱动网页,与用户交互。随着HTML5在PC和移动端越来越流行,JavaScript变得更加重要了。并且,新兴的Node.js把JavaScript引入到了服务器端,JavaScript已经变成了全能型选手。
基本语法
语法
JavaScript的语法和Java语言类似,每个语句以;结束,语句块用{…}。但是,JavaScript并不强制要求在每个语句的结尾加;,浏览器中负责执行JavaScript代码的引擎会自动在每个语句的结尾补上;。
完整的复制语句:
语句块是一组语句的集合,例如,下面的代码先做了一个判断,如果判断成立,将执行{…}中的所有语句:
注意花括号{…}内的语句具有缩进,通常是4个空格。缩进不是JavaScript语法要求必须的,但缩进有助于我们理解代码的层次,所以编写代码时要遵守缩进规则。(Python的缩进哈哈哈)
注释
以//开头直到行末的字符被视为行注释,注释是给开发人员看到,JavaScript引擎会自动忽略:
另一种块注释是用/…/把多行字符包裹起来,把一大“块”视为一个注释:
数据类型和变量
Number
JavaScript不区分整数和浮点数,统一用Number表示。以下均为合法:
|
|
Number可以直接做四则运算,规则和数学一致。
字符串
字符串是以单引号’或双引号”括起来的任意文本,比如’abc’,”xyz”等等。请注意,’’或””本身只是一种表示方式,不是字符串的一部分,因此,字符串’abc’只有a,b,c这3个字符。
布尔值
布尔值和布尔数的表示完全一致,一个布尔值只有true、false两种值。
实际上,JavaScript允许对任意数据类型做比较:
注意:
“==”第一种比较,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再比较,很多时候会得到诡异的结果。
“===”第二种结比较,不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,如果数据类型不一致就会返回false。
特例:NaN这个特殊的Number与所有其他值都不相等,包括它自己。
唯一能判断NaN的方法是通过isNaN()函数:
还需要注意浮点数的相等比较:
浮点数在运算过程中会产生误差,因为计算机无法精确表示无限循环小数。要比较两个浮点数是否相等,只能计算它们之差的绝对值,看是否小于某个阈值:
null和undefined
null表示一个“空”的值,它和0以及空字符串’’不同,0是一个数值,’’表示长度为0的字符串,而null表示“空”。
在JavaScript中,还有一个和null类似的undefined,它表示“未定义”。
数组
JavaScript的数组可以包括任意数据类型。
另一种创建数组的方法是通过Array()函数实现:
数组的元素可以通过索引来访问,索引起始值为0:
对象
JavaScript的对象是一组由键值组成的无序集合:
要获取一个对象的属性,我们用对象变量.属性名的方式:
变量
变量在JavaScript中就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,变量名是大小写英文、数字、$和_的组合,且不能用数字开头。变量名也不能是JavaScript的关键字,如if、while等。申明一个变量用var语句,比如:
使用等号=对变量进行赋值。可以把任意数据类型赋值给变量,同一个变量可以反复赋值,而且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,但是要注意只能用var申明一次,例如:
这种变量本身类型不固定的语言称之为动态语言,与Java不同。
要显示变量的内容,可以用console.log(x),打开Chrome的控制台就可以看到结果。
strict模式
JavaScript在设计之初,并不强制要求用var申明变量。这个设计错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:如果一个变量没有通过var申明就被使用,那么该变量就自动被申明为全局变量:
在同一个页面的不同的JavaScript文件中,如果都不用var申明,恰好都使用了变量i,将造成变量i互相影响,产生难以调试的错误结果。
使用var申明的变量则不是全局变量,它的范围被限制在该变量被申明的函数体内(函数的概念将稍后讲解),同名变量在不同的函数体内互不冲突。
字符串
JavaScript的字符串就是用‘’或者“”括起来的字符。
多行字符串
多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,用反引号 “...
”表示:
模板字符串
要把多个字符串连接起来,可以用+号连接:
如果有很多变量需要连接,用+号就比较麻烦。ES6新增了一种模板字符串,表示方法和上面的多行字符串一样,但是它会自动替换字符串中的变量:
(这怎么和之前写的Java操作Word模板,操作XML的方法很像)
操作字符串
字符串常见的操作如下:
要获取字符串某个指定位置的字符,使用类似Array的下标操作,索引号从0开始:
JavaScript字符串常用方法
toUpperCase
toUpperCase()方法是把一个字符串全部变为大写:
toLowerCase
toLowerCase()方法是把一个字符串全部变为小写:
indexOf
indexOf()会搜索指定字符串出现的位置:
substring
substring()返回指定索引区间的子串:
数组
JavaScript的Array可以包含任意数据类型,并通过索引来访问每个元素。
要取得Array的长度,直接访问length属性:
直接给Array的length赋一个新的值会导致Array大小的变化:
Array可以通过索引把对应的元素修改为新的值,因此,对Array的索引进行赋值会直接修改这个Array:
如果通过索引赋值时,索引超过了范围,同样会引起Array大小的变化:
大多数其他编程语言不允许直接改变数组的大小,越界访问索引会报错。然而,JavaScript的Array却不会有任何错误。在编写代码时,不建议直接修改Array的大小,访问索引时要确保索引不会越界。
indexOf
与String类似,Array也可以通过indexOf()来搜索一个指定的元素的位置:
slice
slice()就是对应String的substring()版本,截取Array的部分元素,然后返回一个新的Array。
叮:slice()的起止参数包括开始索引,不包括结束索引。
如果不给slice()传递任何参数,它就会从头到尾截取所有元素。利用这一点,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复制一个Array:
push和pop
push()向Array的末尾添加若干元素,pop()则把Array的最后一个元素删掉:
unshifth和shift
向Array的头部添加若干元素,使用unshift()方法,shift()方法则把Array的第一个元素删掉:
sort
sort()可以对当前Array进行排序,它会直接修改当前Array的元素位置,直接调用时,按照默认顺序排序:
reverse
reverse()把整个Array的元素给反转:
splice
splice()方法是修改Array的“万能方法”,它可以从指定的索引开始删除若干元素,然后再从该位置添加若干元素:
concat
concat()方法把当前的Array和另一个Array连接起来,并返回一个新的Array:
叮:concat()方法并没有修改当前Array,而是返回了一个新的Array。
实际上,concat()方法可以接收任意个元素和Array,并且自动把Array拆开,然后全部添加到新的Array里:
join
join()方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,它把当前Array的每个元素都用指定的字符串连接起来,然后返回连接后的字符串:
如果Array的元素不是字符串,将自动转换为字符串后再连接。
多维数组
如果数组的某个元素又是一个Array,则可以形成多维数组,例如:
上述Array包含3个元素,其中头两个元素本身也是Array。
练习:如何通过索引取到500这个值:
对象
JavaScript的对象是一种无序的集合数据类型,它由若干键值对组成。
JavaScript的对象用于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某个对象。例如,为了描述“小明”这个淘气的小朋友,我们可以用若干键值对来描述他:
|
|
JavaScript用一个{…}表示一个对象,键值对以xxx: xxx形式申明,用,隔开。注意,最后一个键值对不需要在末尾加,,如果加了,有的浏览器(如低版本的IE)将报错。
上述对象申明了一个name属性,值是’小明’,birth属性,值是1990,以及其他一些属性。最后,把这个对象赋值给变量xiaoming后,就可以通过变量xiaoming来获取小明的属性了:
访问属性是通过.操作符完成的,但这要求属性名必须是一个有效的变量名。如果属性名包含特殊字符,就必须用’’括起来:
xiaohong的属性名middle-school不是一个有效的变量,就需要用’’括起来。访问这个属性也无法使用.操作符,必须用[‘xxx’]来访问:
也可以用xiaohong[‘name’]来访问xiaohong的name属性,不过xiaohong.name的写法更简洁。我们在编写JavaScript代码的时候,属性名尽量使用标准的变量名,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object.prop的形式访问一个属性了。
实际上JavaScript对象的所有属性都是字符串,不过属性对应的值可以是任意数据类型。
如果访问一个不存在的属性会返回什么呢?JavaScript规定,访问不存在的属性不报错,而是返回undefined:
由于JavaScript的对象是动态类型,你可以自由地给一个对象添加或删除属性:
如果我们要检测xiaoming是否拥有某一属性,可以用in操作符:
不过要小心,如果in判断一个属性存在,这个属性不一定是xiaoming的,它可能是xiaoming继承得到的:
因为toString定义在object对象中,而所有对象最终都会在原型链上指向object,所以xiaoming也拥有toString属性。
要判断一个属性是否是xiaoming自身拥有的,而不是继承得到的,可以用hasOwnProperty()方法:
条件判断
JavaScript使用if () { … } else { … }来进行条件判断。例如,根据年龄显示不同内容,可以用if语句实现如下:
其中else语句是可选的。如果语句块只包含一条语句,那么可以省略{}:
省略{}的危险之处在于,如果后来想添加一些语句,却忘了写{},就改变了if…else…的语义,例如:
上述代码的else子句实际上只负责执行console.log(‘age < 18’);,原有的alert(‘teenager’);已经不属于if…else…的控制范围了,它每次都会执行。
相反地,有{}的语句就不会出错:
多行条件判断
如果还要更细致地判断条件,可以使用多个if…else…的组合:
循环
JavaScript的循环有两种,一种是for循环,通过初始条件、结束条件和递增条件来循环执行语句块:
分析一下for循环的控制条件:
i=1 这是初始条件,将变量i置为1;
i<=10000 这是判断条件,满足时就继续循环,不满足就退出循环;
i++ 这是每次循环后的递增条件,由于每次循环后变量i都会加1,因此它终将在若干次循环后不满足判断条件i<=10000而退出循环。
for循环最常用的地方是利用索引来遍历数组:
for循环的3个条件都是可以省略的,如果没有退出循环的判断条件,就必须使用break语句退出循环,否则就是死循环:
for…in
for循环的一个变体是for … in循环,它可以把一个对象的所有属性依次循环出来:
要过滤掉对象继承的属性,用hasOwnProperty()来实现:
循环数组:
Array也是对象,而它的每个元素的索引被视为对象的属性,因此,for … in循环可以直接循环出Array的索引:
叮!for … in对Array的循环得到的是String而不是Number。
while
for循环在已知循环的初始和结束条件时非常有用。而上述忽略了条件的for循环容易让人看不清循环的逻辑,此时用while循环更佳。
while循环只有一个判断条件,条件满足,就不断循环,条件不满足时则退出循环。比如我们要计算100以内所有奇数之和,可以用while循环实现:
|
|
循环内部变量n不断自减,直到变为-1时,不再满足while条件,循环退出。
do…while
do { … } while()循环,它和while循环的唯一区别在于,不是在每次循环开始的时候判断条件,而是在每次循环完成的时候判断条件:
叮!用do { … } while()循环要小心,循环体会至少执行1次,而for和while循环则可能一次都不执行。
小结
循环是让计算机做重复任务的有效的方法,有些时候,如果代码写得有问题,会让程序陷入“死循环”,也就是永远循环下去。JavaScript的死循环会让浏览器无法正常显示或执行当前页面的逻辑,有的浏览器会直接挂掉,有的浏览器会在一段时间后提示你强行终止JavaScript的执行,因此,要特别注意死循环的问题。
在编写循环代码时,务必小心编写初始条件和判断条件,尤其是边界值。特别注意i < 100和i <= 100是不同的判断逻辑。
Map和Set
Map
Map是一组键值对的结构,具有极快的查找速度。举个例子,假设要根据同学的名字查找对应的成绩,如果用Array实现,需要两个Array:
给定一个名字,要查找对应的成绩,就先要在names中找到对应的位置,再从scores取出对应的成绩,Array越长,耗时越长。
如果用Map实现,只需要一个“名字”-“成绩”的对照表,直接根据名字查找成绩,无论这个表有多大,查找速度都不会变慢。用JavaScript写一个Map如下:
初始化Map需要一个二维数组,或者直接初始化一个空Map。Map具有以下方法:
由于一个key只能对应一个value,所以,多次对一个key放入value,后面的值会把前面的值冲掉:
Set
Set和Map类似,也是一组key的集合,但不存储value。由于key不能重复,所以,在Set中,没有重复的key。
要创建一个Set,需要提供一个Array作为输入,或者直接创建一个空Set:
重复元素在Set中自动被过滤:
通过add(key)方法可以添加元素到Set中,可以重复添加,但不会有效果:
通过delete(key)方法可以删除元素:
iterable
遍历Array可以采用下标循环,遍历Map和Set就无法使用下标。为了统一集合类型,ES6标准引入了新的iterable类型,Array、Map和Set都属于iterable类型。
具有iterable类型的集合可以通过新的for … of循环来遍历。
用for … of循环遍历集合,用法如下:
for … of循环和for … in循环有何区别?
for … in循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,它遍历的实际上是对象的属性名称。一个Array数组实际上也是一个对象,它的每个元素的索引被视为一个属性。
当我们手动给Array对象添加了额外的属性后,for … in循环将带来意想不到的意外效果:
for … in循环将把name包括在内,但Array的length属性却不包括在内。
for … of循环则完全修复了这些问题,它只循环集合本身的元素:
这就是为什么要引入新的for … of循环。
然而,更好的方式是直接使用iterable内置的forEach方法,它接收一个函数,每次迭代就自动回调该函数。以Array为例:
Set与Array类似,但Set没有索引,因此回调函数的前两个参数都是元素本身:
Map的回调函数参数依次为value、key和map本身: